一
小孩说:“怎么还没到年?”
敏感者听了偷哭。
大人说:“怎么又过年啦!”
迟钝者听了傻笑。
二
不经意过去一月,转眼间又逝一年!这是我在30岁以后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今晨醒来,豁然而悟:一年快似一年的感觉,原来起因于生命的“暗道机关”比如“大小快慢”的功能悄换。
三
地球如篮球,人依附在地球上恰似小虫们爬行于篮球上。小虫儿与篮球的体积比例越大,对篮球滚动的感觉就越迟钝;反之,比例越小则越敏感于篮球的滚动。在比例适当的条件下,依附物总能适应其快;除非因为外力比如风速过大而有被“吹动”的感觉,甚或真的被抛离球面。在人类社会,智慧或敏感的 “虫儿们”总会对当下的时空有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处境有特别的发现。
四
人生随光阴之轮飞转的感觉,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或者说,人生“智慧年轮”的多与少,是与其对光阴更迭的敏感程度成正比的,其情形酷似“块头”不同的蚂蚁、蜜蜂和蝉依附于篮球滚动时的不同反应。于是,在人的一生中,少年如蚂蚁,中年如蜜蜂,老年恰似鸣蝉惊秋叹深滑!
五
于是,我明白了有些人之所以一进入中年就能渐有“不惑”、“知天命”之类的感慨,是因为他们登高远眺,发现的多了:原来,十八与八十也不过翻一个身的功夫!
回首过去,我甚至到了18岁还以为:这一个充满朝气的我,活着定能永生,死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也曾强烈地预感过“假设有死”的恐怖与无奈。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即便晓得了人总有一死,也坚定地认为那是极其遥远的事,并深信自己这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生命,今后每一年都会如此的滋味悠长,令我放心且沉醉。然而,殊不知,悬崖之上,蚁安而人危!我如果有机会登临生命的81号高地,想必是又一番气象,别一种心境。
六
再来看看快与慢。快慢如流云,世人不同观。快或慢到了极点,便走向反面。在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上,步行如履平地;一个旋转的火把,看上去也近似不动的光环。我们对生命中的“光阴”之感呢,适应了快,稍慢一点都觉得不自在。快“嗖嗖”似慢,而慢“颠颠”疑快,快慢游隙智愚间。天赋敏钝两股道,各合辙,自称好。迟钝者宜过节,闹一闹,看可否遇着陌生的自我;而敏感者一宁静,便澄显出无限的奇景妙象。
七
伤心才送春宵去,未及抬头又碰年。谁都不怕,什么都敢想,所以青春乃绝妙。面对成熟,稚嫩莫羞涩;面对稚嫩,成熟非罪错。稚嫩谁能守,青春朝露驻,事物生熟各长处。识敏钝,谅快慢,容大小。大小快慢演敏钝,开怀一笑,便了却伤情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