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们都是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而怀着揭示宇宙最高奥秘的心愿熬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人,他们甘苦自知,不畏冷眼。当前,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者,我们每一位法官在坚持公平与正义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具有这种安于寂寞、执着于承诺的献身品格。
古代曾有哲人嘲讽那些生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在今天的人海里,依然不乏这种人,他们追名逐利,表面热闹,看上去很“酷”,而里面呢,啥也没有!从言行观人品,从爱好识人生。可以想见,低级趣味者,面对高雅,除了不屑,就是瞌睡。
有些男女,似乎“天赋其才”就是闹人,其如一条条怪异的四爪蛲虫,疯逞其能。他们以闹为镜,来映证自己的存在,谁也未觉着有什么悲哀。麻木者总以为自己挺生动。实质上,适应麻木,等于慢性自杀,其比在清醒与敏感中立即死去更可怕。
浅知可给庸人一些安慰,智慧才让英魂得到安息。
哲人在“白痴 醉鬼”堆里,只能落个被折废的命运。当然,他的思想之鸟,早已自由逃出,飞向无极魂天。
造物虽无心,歪打而正着。朋友,你幸亏性格内向,才顺利发现并拓展 一方气象非凡的内境,成就了一个物欲之外的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