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房子卖完了,不顾业主安危,就跑了,你们法院可要为200多位业主主持公道呀!”73岁的老李和68岁的老张急切地说。
老李和老张分别是蚌埠市某小区业委会的主任和副主任,该业委会是蚌埠市较早也是运作较成功的居民自治组织,老李和老张退休后奉献余热,虽然干事但不拿一分钱报酬。2010年初该小区业委会诉该小区的开发商物业移交纠纷一案,蚌山区法院判决开发商向业委会交付小区技术资料和所有完好的公共设施,其中公共设施一块包括重要的消防设施和监控智能系统,但公共设施均已损毁,特别是消防设施,几乎都不能使用,公安消防部门下了几次消防整改通知,但均未维修,严重威胁了小区业主生命财产安全。
判决生效后,老李和老张跑前跑后帮业委会申请执行,蚌山法院领导极为重视,立即安排对开发商基本状况及财产状况进行调查。经查,该开发商早在四五年前就已将房屋售完,并在2009年4月9日已被蚌埠市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寇某是江苏江阴人,早已离开蚌埠,无法联系,一时间执行陷入困境。考虑到200多位业主的安危,蚌山法院不敢有丝毫懈怠,决定从法定代表人寇某入手,寻找案件执行契机。首先通过公安机关的户籍系统查找到寇某的详尽户籍资料,并通过互联网公开资料了解寇某的近亲属情况,经了解发现,寇某家庭状况较好,其父在江阴当地较有声望,同时发现寇某本人多次出国出境。情况了解清楚后,经研究决定同时对寇某实施拘留、罚款、限制出境、边控等执行措施,在采取强制措施的同时,对寇某家人展开说服工作。执行方案定下以后,专门由分管的胡院长带队冒着酷暑到江苏省组织实施,先是在公安部门采取了限制出境、边控执行措施,并进一步核实了解寇某的居住情况和家庭背景,之后立即赶到寇某家中,但寇某不在,随即又立即赶往寇某父亲的公司,想找寇某的父亲谈一谈,但寇某的父亲也不在。
人虽未找到,但法院两次有气势的查找足以震慑了寇某,果然在当地法院的配合下,寇某的律师及寇某父亲的律师主动找到我们商讨案件如何解决。因找不到人,无法实施拘留,蚌山法院就将拘留、罚款、限制出境、边控等强制执行措施的裁定书交予寇某的律师,讲明蚌山法院执行的决心,并传唤寇某定期到庭。一套执行措施和方式实施完毕后,寇某及其父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处于现实执行措施和名誉等多方面的考量,寇某的律师及其父亲的律师,主动到蚌埠来,商讨案件如何解决,蚌山法院及时把握,及时做业委会的工作,并组织双方多次协商,最终以寇某给付业委会10万赔偿款,业委会接受并自行修复小区所有公共设施而执结本案。“这10万元钱拿后,第一件事是维修消防设施和小区监控,这样我们200多业主才有安全感,我们几个老头才不辜负业主的期望,你们法院做了大量的工作,真不容易,太谢谢你们了,我们代表200多业主感谢你们”。
【法官感言】俗话讲“打蛇打七寸”,执行案件也是这样,尤其是针对有能力而故意规避执行的老赖更应该这样。由于执行规避的故意性,使很多执行规避的案件适用常规的查、扣、冻更本无法执结,为此必须一案一研究,一案一办法,针对被执行人的不同情况,组合运用执行强制措施和执行方法,治其软肋,迫使其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