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公开 > 法院要闻
人民法院报—蚌山执行 “短平快”打翻身仗
作者:莫富强  发布时间:2011-08-29 09:20:46 打印 字号: | |

 

 由连续几年全市法院考核的“吊车尾”,到荣获“安徽省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再到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执行系统考核的“领头羊”,几年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打了一个翻身仗。

  由“弃权票”到“赞成票”

  今年426日,蚌山区人大代表们来法院检查执行工作。

  “一年来,执行工作在综合考评中由负分变为正分,执结率的大幅提升,受益的是人民群众,你们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不相瞒,去年法院的工作报告获全票通过,我投了赞成票,可之前投弃权票的就有我!”陈文香代表直言不讳。

  早在两年前,面对着厚厚的执行积案卷宗,刚刚履新的蚌山区法院院长王先年苦苦思索着如何打破执行坚冰。

  “一方面,我们对法院队伍进行了综合整顿,目的在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执行法官队伍,形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我们着力完善执行机制、加强执行管理,下大力气开展了清积大会战。”王先年这样总结他的破冰之旅。

  由“拉大锯”到“短平快”

  今年330日,周某等9人申请执行张某合同纠纷一案,由安徽省凤阳县人民法院委托蚌山区法院执行,执行标的额近15万元。

  “立案后,经详细分析,我们认为张某的个人公司经营状况较好,因生意需要,银行现金存款不一定多,但银行现金流可能频繁。我们对在安徽各地市的8家金融机构进行了普查,发现张某在明光市的5个账户交易频繁,且数额较大,但流动得特别快,快的在账上只停留十几分钟,慢的也只停留1天。”执行人员陈松介绍说。

  4月7,经过了1个小时的车程,当执行人员驱车到明光农行时,银行账上的7万元已转出,经查张某的账户上还设有网上银行且配卡,支取极为方便。为不惊动张某,执行人员对张某在明光市的其他几个银行账户上的几万元钱没有冻结。

  4月121120分,当发现张某在工行明光支行的银行账户存款33万余元后,蚌山区法院通过电子地图锁定银行的地理位置,一路警灯闪烁冒雨赶往明光市。

  就当执行人员在银行办理冻结手续,银行系统尚未冻结成功时,张某又通过网银转走了9万元。因账户余额较多,这次转账未影响案款的足额冻结和扣划。直到下午310分,银行电脑显示“司法扣划完毕”时,执行人员才松了一口气。该委托案件由立到结,仅仅用了9个工作日。

  “周某案的快速执结,得益于我们的‘短平快’执行理念,‘短’就是效率优先,缩短案件的执行周期;‘平’就是选择恰当的执行地点和执行时机;‘快’是指执行出击要果断、出其不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阻挠或说情。”王先年介绍说。

  “参照公安系统110的成功经验,我们执行110指挥系统计划在今年建成,届时会安排专人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执行线索,并按规定时间出警,我们的执行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谈起筹建中的执行110,王先年充满信心。

  据了解,蚌山区法院的平均执行周期从2009年的133.15天缩短至今年的17.31天。

  由“独角戏”到“集体舞”

  “过去我们都是各办各的案子,有时在银行都能‘邂逅’到自己的同事,甚至目标都是同一个被执行人,现在我们有分段集约的‘大执行’模式,每个执行人员分属于一个执行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执行的若干环节,每周一次的碰头会还要对疑难案件进行‘会诊’。”对于该院的《执行局分工简明表》,执行人员姚登群解释道。

  基于以往执行工作由执行人员“单打独斗”,部门内没配合,部门间配合少,执行效率低下的状况,蚌山区法院建立了分段集约执行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审执对接、内联外动的工作格局。

  “在法院内部,我们强调了案件审执各环节的协作配合与信息共享,对案件分权制约、分段管理,加大案件保全力度,提高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对外我们加强了与公安、金融、工商、税务、房管、国土、财政等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不断拓展联动范围,扩大联动效果,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协助执行的工作格局。”王先年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8月29日第八版
责任编辑:莫富强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蚌埠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中国裁判文书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