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无人知晓,谁料一滴血锁定真凶。近日,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11年9月21日14时左右,刚吃完午饭从蚌埠某大酒店出来的李某发现自己的奥迪Q7轿车驾驶室窗玻璃被人砸烂,放在车里现金2万元等物品被偷走。接到报警的公安干警提取了遗留在破碎窗玻璃周围的血迹,但在公安局掌握的DNA库进行比对后未发现相符的。由于案发现场遗留的线索较少,该案成为悬案。2013年10月份,安徽省省与陕西省的DNA库进行了联网,发现该库所采集的张某的DNA与我市“9.21”案件现场采集血样的DNA相符。公安机关很快将张某抓获。
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2011年9月21日,流窜到蚌埠的张某溜达到某大酒店停车场,发现一辆奥迪车内有一包,便用随身携带的铁凿砸驾驶室窗玻璃,在砸的过程中,其手被飞溅的玻璃划伤。得手后,张某立即离开我市。2012年6月18日,张某因盗窃罪被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服刑期间,司法机关对张某的血液依法进行了采集并输入公安系统的DNA库。张某自认为干的天衣无缝,但却最终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