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公开 > 法院要闻
蚌山法院全面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作者:莫富强 刘心乐   发布时间:2016-06-02 11:23:56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量逐年攀升,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蚌山区法院依托诉调对接中心,积极整合纠纷化解的各种力量,合理配置纠纷解决资源,积极促进矛盾纠纷的多元化化解,提供了更多灵活、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

   巧借外力  设立诉调对接中心

  “告他吧,怕伤了老朋友情面,拖着吧,他什么时候还这500多万呀!”今年34日,老刘来到蚌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咨询。考虑到老刘的担心,诉服中心陈维维法官将此案委托到蚌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特约调解员多次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分两次还清借款”的调解协议,申请人双方对处理结果均十分满意。

   鉴于矛盾纠纷类型及发生原因的多样性,蚌山区法院及时更新观念,整合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力量,引导多元化解纠纷主体广泛参与,建立完善从村委、社区,到乡镇、街道司法所,再到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的逐级推进的纠纷化解大格局,引导当事人自主选择纠纷解决途径,极大地提高了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

   制度实施半年来,该院共向外引导调解案件300余件,委托蚌埠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蚌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100余件,其中调解成功67件,有效地促进了矛盾纠纷的高效解决。

   形成合力  加大诉前调解力度

   2015611日,小赵借用小冯的电瓶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人伤车损,后理赔时,车损一并给付小赵,双方因实际修理费与赔付金额不符而产生异议,闹上了法庭。

   单位同事之间平时关系较好,却因数百元而发生纠纷。为妥善审理本案,诉服中心汪艳法官先到被告家中了解案情,后又走访单位领导,请其帮助做调解工作,接着又背靠背地做原、被告思想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欢。

   蚌山区法院依托诉调对接中心,突出诉前调解,加强庭审调解,重视庭后调解,奏响和谐调解“三部曲”。中心设立了5个特色调解室,聘请了1名退休的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老法官和5名从社会各界选任的人民陪审员担任人民调解员,这6名调解员常驻诉调对接中心从事调解工作。对于不愿意选择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和协调不成的案件当事人,立案后移送到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依法出具调解书。制度实施半年来,该院共收到诉前调解案件322件,诉讼调解案件117件。

  加盖“法戳”  积极推进司法确认

  “法官,我这钱什么时间能拿到呀?”20161月,小高持人民调解协议到蚌山区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申请人小高与被申请人蚌埠市某医院的医患纠纷,经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医院赔偿小高35000元,于20151230日前付清的协议。由于钱款不能一次性及时给付,申请人对协议能否得到履行存在担心,蚌山区法院依法对该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的效力,后协议得到履行,申请人十分满意。

   一直以来,许多矛盾纠纷虽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但部分当事人拒绝或未完全履行协议,导致矛盾纠纷不能完全有效化解,当事人最终不得不走上诉讼之路。

   针对这一问题,蚌山区法院与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调解组织进行联动,对他们已经调解并达成协议的案件,应一方当事人申请,及时组织双方当事人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赋予其执行效力,为调解协议盖上“法戳”。截止到目前,该院共受理司法确认案件21件。

   搭建体系 密织调解组织网络

  “法官,如果丈夫对我冷暴力,我该怎么办?”

   “法官,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

   315日下午,蚌山区法院金煜法官走进黄庄街道前进社区,举办《反家庭暴力法》讲座,并现场解答社区居民提出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蚌山区法院不断拓宽人民调解范围,同蚌埠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蚌山区司法局、蚌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金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进行对接,在城南新区、金鹰企业和邮储银行设立驻企法官工作站,定期对社区、医调委、法官工作站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回访和指导,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对企业的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零距离”的法制宣传及咨询服务。

   层层建立起来的调解组织网络,取得了将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良好效果。2015年底,因为该项工作业绩较为突出,该院立案庭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王斌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蚌埠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中国裁判文书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