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论坛 > 法官手记
爸爸的风筝
作者:方娜娜  发布时间:2019-06-13 08:31:30 打印 字号: |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阳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小时候,清明节前,最期待的事情是爸爸带着我们放风筝,尤其是风筝起飞的那一瞬间,也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时刻。看着风筝在高空中飞舞,幻想着自己插上翅膀遨游,自由自在。此时天朗气清,春风拂面,好不快哉。

那时候的风筝,都是爸爸亲手做的。几根竹子、几张白纸、一把剪刀、一碗自制的浆糊、一团白线。爸爸会提前想好做成什么样子,然后再动手。先把竹子劈开,再根据需要做成小的竹签或竹棍。用白线把主要支撑点扎好,再慢慢完善细节。然后是糊纸,这一步完成了基本的造型就出来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最后一步,给风筝系上尾巴,尾巴的长短轻重直接影响风筝能否飞上天。爸爸总会反复试验几次,最终完成。

那个时候的风筝不讲究外形的华丽,只要能够飞上天就是大获成功。试飞的时候,内心最激动也最忐忑。每一次我拿着风筝在前面按照爸爸的指挥奔跑,并在适当的时候放手。失败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跑快了、有时候跑慢了,有时候放手早了、有时候放手迟了。弟弟在一旁干着急,时而兴奋大叫、时而扼腕叹息。但是慢慢地我和爸爸配合越来越默契,终于风筝顺风而上,拖着长长的尾巴稳稳地高挂空中,那一刻的成就感满足感喜悦感无法言喻。

责任编辑:莫富强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蚌埠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中国裁判文书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