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公开 > 法院要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 ▏蚌山法院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作者:方娜娜  发布时间:2021-05-12 14:35:51 打印 字号: | |

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梳理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基础上,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主题,蚌山区法院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庭室项目清单。

项目清单聚焦民法典宣传、退还诉讼费、酒驾专题、审判管理、强化执行、助法联系点、司法救助、裁判指引、人民陪审员管理等各个方面。

简化退费程序。取消公对公退费原要求单位或公司开据收据加盖财务章的要求,只需提供预留退费相关手续,承办人提起退费后,直接退费。当事人诉讼费预收票据丢失的,不再要求登报挂失后再给予退费,直接到档案室卷宗里调取附卷复印件票据,由承办人确认后,走退费相关财务手续,即可退费。(综合办公室)

为老年人提供缴费便利。老年当事人,如果没有微信、支付宝或网银的,由服务大厅会计收取现金后,再代为转账到“一案一账户”。(综合办公室)

远离酒驾、文明通行。深入社区、乡村加大法律宣传的广度和力度;联合交警部门、司法局,共同开展宣传;对因危险驾驶罪刑满释放和正在服刑人员进行回访;统一量刑尺度。提高预防常见犯罪法律意识;创新审判方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刑庭)

加强人民陪审员管理。建立考核机制,为人民陪审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诸如:提供休息室、查阅资料室、每年开展培训2-3次。(政治部)

审判管理过程中进行精准管理。加强流程节点监督,严格审限审批程序,对照上级法院工作要求和质效指标,及时提醒跟踪,督促各庭室快结案,结好案。(审管办)

加强民法典宣传,送法进基层、校园等单位做到民生全覆盖。措施一、与经开区龙湖新村街道建立助法联系点,并签订书面协议,建立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的沟通的通道,让民法典的宣传贴近群众;措施二、针对辖区内学校众多,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安全保障意识,进行民法典巡讲,培养驻校小法官,进行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民一庭)

加强医疗纠纷法治宣传。针对医疗纠纷集中管辖的特点,召集全市医疗系统相关责任人坐谈,并进行有关医疗损害赔偿的民法典宣讲。并进行回头看活动,走访医疗机构落实情况.

形成一年一度的联系机制,并对上一年度的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回顾,制作医疗审判白皮书。(民一庭)

建立商会银行、保险公司助法联系点。与城南商会、银行、保险公司建立助法联系点,对商户、银行、保险公司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进行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民二庭)

制定物业服务合同案件裁判指引。制定物业裁判指引,并将指引宣传到我区各物业公司,与物业管理部门、及物业公司召开联席会议,宣传物业服务标准及法院裁判标准。(民二庭)

大力开展司法救助案件办理。将司法救助相关规定、文件进行整理并向业务庭发放,让业务庭法官能够知悉司法救助的条件、司法救助相关流程、办理司法救助申请所需材料等规定,及时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引导他们申请司法救助,扩大司法救助案源,充分将司法救助资金利用起来。

执行110接处警。建立执行110接处警制度,24小时电话接收申请人、公安机关提供的被执行人线索并及时处置。(执行局)

执行法官接待制度。每周一、二按照接待值班表由执行法官在固定的接待室接待当事人。(执行局)

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由蚌山区法院、蚌山区司法局、蚌山区民政局共同设立的老年人法律服务联合小组,为本区老年人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开通老年人绿色诉讼通道的服务体系(立案庭)


 
责任编辑:蚌山研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蚌埠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中国裁判文书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