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认真,待人真诚!”在同事们眼中的她,爱岗敬业、履职担当。
“亲切和蔼,让人信服!”在当事人眼中的她,依法断案,
亲和力强。
当别人这么评价她时,张玫总是笑呵呵的说,“我只是尽到一名法官应尽的职责!”扎根审判一线37年,她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审判业务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以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和情、理、法融和的司法智慧,化解了大量纠纷。
张玫,现任蚌山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2013
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自担任民一庭庭长的十年来,共办理各类案件2000余件,案件调撤率70%。
用心用情,审理每一起案件
“对我只是一个案件,对当事人却可能影响重大。推已及人,必须用心去对待每一名群众!”
这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诠释着她对公正司法的深刻理解,蕴含着对法律信念的孜孜追求。这份初心和信仰,伴随着她执着于审判席三十余个春秋。
2019年冬季,一件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流转至张玫手里。原告李某2018年出生,生产时系“巨大儿”,其母亲在分娩时出现难产,被告医院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助产,没有医生及有资质的助产士在场,也未采取积极有效正确的抢救方式,致原告多处骨折且颅内出血。因赔偿问题,原告父母曾多次上访。
原告的法定代理人即其父母情绪极其不稳。张玫了解到原告父母均系农民,在原告出生前已经有两个女儿了,现在原告需要持续到外地医院治疗,医疗费已经远远超过家庭的承担能力,生活很困难。
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张玫一方面稳定原告代理人的情绪,另一方面帮助原告办理诉讼费减免手续。这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沉着态度,感染了原告代理人,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证据材料。
原告母亲生产时,被告医院无医生及有资质的助产士在场的证据至关重要,关系着案件审理的走向。张玫带着书记员,三次前往被告医院,终于调到了监控视频。经过开庭,她发现被告存在伪造病例的情况,遂根据法律规定,判决被告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被告上诉后,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原判。
案件生效后,原告法定代理人多次打电话向她表示感谢。
张玫说:“这是作为一名法官应该做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样的案件在张玫的审判经历中数不胜数,正因为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张玫在工作中总是以耐心、谦和的态度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在法律的框架之内,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着想,最大限度地维护法律尊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直面矛盾,化解群体性案件
蚌山区人民法院地处蚌埠市中心区域,集中管辖蚌山、经开两个区案件,两区经济活跃,人口多,地域广,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防线,正确处理群体性案件尤为重要。
“民事庭法官,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我们业主服务。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理念,也为建设和谐社会树立了优秀的典范……”2019年初,在阵阵的锣鼓声中,某小区业主们派出代表向蚌山法院赠送了感谢信和锦旗,对民一庭的工作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蚌埠市某小区的400余户业主与开发商因逾期交房产生纠纷。因该批案件涉及业主人数众多,为尽快化解纠纷。时任民一庭庭长的张玫,在向院领导请示后,联合立案庭将立案窗口前移,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诉争小区现场立案并提供咨询服务,以尽可能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缓解当事人的情绪。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玫带领民一庭干警通过现场调查,多次走访开发商和业主代表,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最终使得该批案件均以调解方式圆满结案。
群体性案件,审理难度大,是民事审判棘手的工作难点。担任民一庭庭长多年的张玫,在面对群体性案件时,往往亲自“主刀”,把脉双方争议“焦点”,率队公正审执结了大舞台小区290户居民拆迁纠纷、中城建6局与103名农民工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天泽置业280件商品房销售纠纷等一批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案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善于探索,建立联动处理机制
2014年10月,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蚌山区人民法院集中管辖市辖区医患纠纷诉讼案件。面对收案数激增的医疗纠纷,如何依法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摆在民一庭面前的一道难题。
鉴于医患纠纷双方争议点较多,处理复杂,往往判决容易,但矛盾并没有得以化解的特点。张玫带领民一庭干警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2017年3月的一天,张玫接到医调委电话后,立即赶赴医调委参与调解。原告小王兄妹的父亲身患胃癌,蚌埠市某医院为其行胃癌切除术,但术后病情恶化,原告及家人为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病人到家的当日即去世。
“医院必须给个说法!”在医调委,小王兄妹情绪激动,认为医院行为存在过错,要求赔偿30余万元,而院方只同意补偿3万元。
“双方分歧实在太大。”张玫决定从诉讼风险入手,告知小王兄妹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要进行鉴定,而且鉴定的费用、鉴定的时间均要考虑,法院的判决将会以鉴定报告为依据,存在一定的风险。小王兄弟被张玫释理入微、和煦耐心的态度所感动,思索片刻后,便同意调解。
民一庭联合医调委,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实行法官轮流值班制度,值班法官第一时间跟进,和医调委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全程参与调解,对于有支付内容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及时给予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由于成绩突出,作为全国医患纠纷调解的一面旗帜,蚌埠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曾获李克强总理批示,并荣获司法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做好审判工作之余,由于政治素质好、工作务实,张玫还担任了蚌山法院党支部组织委员的工作,并且连任多届,每次换届选举时都高票通过。
多年平凡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始终做到爱岗敬业,尽心尽责,以出色的审判业绩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以自己的品行和工作诠释了法律的公正,赢得了一个个当事人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对一个普通法官的最高奖励,是对司法为民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