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毒品犯罪审判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禁毒工作机制。2月9日,刑庭召开禁毒工作研讨会,党组成员副院长汪婕主持会议,刑庭全体干警参会。毒品犯罪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刑事审判是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环节。
会上,刑庭庭长邵卫东对该院2017年至2021年办理的涉毒案件总体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参会干警近几年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进行梳理发言。一是涉毒品犯罪案件量浮动较大,但总体是呈下降趋势。二是涉案毒品种类多样化。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案件有所增多。甲基苯丙胺(包括冰毒和片剂)、海洛因仍居于主导地位,甲基苯丙胺占比已远超过90%。三是犯罪年龄青壮年化。 罪犯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的约占了总人数的72%。四是在犯罪方式上,贩毒活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增多。利用QQ、微信、论坛等信息网络进行联络、交易,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输的毒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隐蔽性更强,打击、监管难度更大。
汪婕对涉毒品案件审判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对于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暴力抗拒查缉、利用未成年人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犯罪以及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从严惩处,加大对毒品犯罪的经济制裁力度,依法追缴违法所得,用好罚金、没收财产刑并加大执行力度,确保从经济方面有效惩处犯罪。二是要统一裁判标准和量刑尺度,牢牢把握毒品犯罪案件质量这条生命线,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四是加大禁毒宣传。要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不断创新毒宣传形式载体,警醒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远离毒品,努力营造全民自觉拒毒、防毒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