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末夏初,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时刻。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能吃上零食的机会不多,孩子们就把探寻美食的视野拓展到了田间地头。初春时冒出的甜丝丝的茅草嫩芽、一种叶片上有酱褐色斑点的酸溜溜的野草、野生的麻泡、香姑娘、赖葡萄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更别提村子里房前屋后栽种的各种果树了。而我最爱的却是酸甜可口的桑葚果实。
记得小学校园的院子后面种了一排好多棵桑树。每年到了桑葚成熟的季节,便是我最为开心的日子。
那时候的孩子大多活泼好动,爬树更是不在话下。等到课间或是放学,我便飞奔到树下,书包往旁边一甩,麻溜地爬上树,看到紫黑色成熟的桑葚下手那叫一个稳准狠,摘下后直接塞进嘴里大快朵颐。吃完后整个嘴唇牙齿舌头都是紫色的,像是中了毒。小伙伴们一个个咧着嘴相视而笑,好不快活。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因为贪恋桑葚的美味,中午连家都没回,就挂在树上不停地吃。我有个姑姑家就在学校后面,离学校大概50米的距离。姑姑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小磊比我大两岁,和我同班;小儿子叫小浩,比我低一年级。为了不影响我中午吃桑葚,我就和小磊说让他回家帮我带点吃的,这哥们果然靠谱,下午上学时给我带来了发面膜夹咸菜。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个算是家常便饭,饿了的时候吃起来尤其香。
还记得有一次中午我没回家吃饭,五叔(我爸最小的弟弟)受我妈指派到学校来找我让我回家吃饭。我不愿意,三言两语把他打发走了。他回去后,过了没多久妈妈亲自来寻我,看到我脸上、嘴上、身上全是桑葚汁,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最终我还是被妈妈带回家了。
我喜欢的一件带有蕾丝边的白衬衫也牺牲在桑葚汁上,一直留有暗紫色的污渍,但我依然爱它。
儿时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直接。桑葚的美味一直遗留在舌尖,成为我一直贪恋的味道。